(1)
在更新完第六篇后,我对自己这个连载的走向陷入了一片迷茫的状态。本来是希望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下当年艰辛的心路历程,然后怀念一下身边可爱的同学的。但我发现,那些在眼前历历在目的场景到了笔下却再也清晰不起来,那些在脑海中活蹦乱跳的人说出来却又变得毫无生趣。在这种时候,我就会想冲动的结束掉它,就像我会冲动的开始它一样。
任何的冲动都是相似的:你先是头脑发热,然后血脉上涌,然后决定开始一场惊天动地的旅行。感性的人总是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冲动中,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觉得自豪,他们渴求自己的特立独行能获得他人的肯定。但到头来,那个被感动的人只有他们自己而已。
当然这并不会是事情的结尾。如果冲动的结尾是感动的话,那倒也还算个不坏的结局。现实往往会滑稽的多:感性的人们冲动地在前进的过程撞的头破血流,在知难而退后,整个故事在闹剧中草草收场。紧接着,钱钟书这类坏作家们就会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写出《围城》这种可恶的东西来。而且这类东西不仅会让广大的读者撕心裂肺地笑到最后,而且还能在一片好评中大模大样的入选“高中生必读的XX本书”这种让人深恶痛绝的书单中去。
想到这里,我就会再次硬着头皮端坐在电脑前面,因为我实在不想沦为坏作家们的笑柄。可我对故事的迷茫仍旧还是没有出路,尽管我对过去有着深深的怀念。我会怀念我的那帮室友,是他们让我的大学生活异常充实;我会怀念白白胖胖的SZ,是他告诉我男人成就事业的最好时光是在30岁之前;我会怀念和我性格和我有点相似的FYY,我们自信程度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我们总是会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那么了不起;我会怀念少言寡语的SPP,这个人一声不响的就会在某网站上怒刷500道编程题,让你在一片唏嘘中感慨一个人居然会有这样的毅力。当然还有土豪样十足并且猥琐样十足的CJY,尽管这货就跟那帮在超市用针扎避孕套而报复社会的人一样,成天在你周围肆意传播负能量并且打击你,但你想起他来仍旧不会有任何的讨厌之处……
我的这个名单不会很长。但如果再写下去的话,只怕我凑字数骗稿费的居心就要被大家看穿了。他们的故事我也不想展开了,因为我苍白无力的文字还是无法勾勒出我们平凡而伟大的友谊。和任何的大学友谊一样,大家都是在人生迷茫的那个阶段遇到了一样充满迷茫的人们。在那条极其艰辛的道路上,大家结伴而行,然后大家就成了朋友。这种平凡而无趣的故事,与其让它无力的躺在腾讯某个服务器的硬盘上,还不如让它美好的烂在心里。
但有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每每想起这个人,我都会有一种极其异样的心情。也正是有了这个人的存在,让我觉得在平淡的结束这个系列之前得说点什么。
这个人就是XRK。
(2)
如果按照我的命名习惯,这个人我应该称呼为XY。但是考虑到怕和XYC这个人物混淆,我还是决定用他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来称呼他好了。
XRK是四川人,脸形和身形都较为修长,肤色白净,小眼睛,讲话声音柔和动听。加上鼻梁上架着的那副眼镜,让他全身都散发着一种和猥琐工科男极其不符的气质:书生气。除此之外,XRK父亲的职业——科学家——让人听了也有一种浑身肃然起敬的感觉。他进同济的门票,靠着也是看上去极为高大上的计算机保送而获得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我要介绍的大概又会是个不世出的绝世高人。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XRK,那我能用的只能是“奇怪”。
XRK的奇怪之处从大一开始就展现出来了。在我对世界历史的了解还停留在只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程度的时候,他就开始用东罗马帝国为何会覆灭这种高深的问题来和你探讨。如果你走进他的寝室,你也一定会被他床头贴的密密麻麻的扑克牌而惊得不知所措。于是,你好奇心就终于被激起了,摩拳擦掌准备和这么一个怪人好好交流一下。但这时,他的室友们一定会拉着你的衣角警告你一定要慎重;因为据他们所说,他深邃地不可见底的世界观,一定会把你从正常人类的世界中揪出去。
当然,作为一个看上去有点匪夷所思的少年,一般都要在精神上受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疾病的困扰的。XRK自然也不是意外,他在大一时候,就开始受到了失眠的困扰。
至于后来他的失眠症有没有好,我并不是那么的清楚。我所能看到的和听到的,是这个少年继续用行动证明着他的怪异之处。分寝室的时候,他放弃了业已相处了一年的朋友圈子,独自一人跑去和其他专业的人住在一起。在那个寝室,他又搞来了酒精灯等器具,做起了研制香水的勾当。在你快要忘掉这个人的时候,他又突然搬回到了你的对门。
貌似我对他的行踪的交代开始让不熟悉的人犯迷糊了,所以还是补充说明一下他们这个寝室的情况吧。大一的时候,XRK作为邻居住在我们的隔壁。和我们寝室一样,他们也是六人寝室。大二分宿舍,前面提到的FYY和三人组住到了414,XRK搬出去另谋出路,剩下的四人原封不动住到了416寝室,成了我们对门。又过了段时间,416一位同学华丽丽的肉身翻墙到美利坚,XRK就又顺势搬了回来。
我不知道他在搬出去的那段时间过的怎么样,但在搬回来之后,那个奇怪的他仍旧是一点都没变的。香水倒是不再研制了,只是又玩起了滑板而已。
我就在此止住了吧,虽然并没有把他的事情说完,但我却不想让这一篇变成一篇窥探别人世界的猎奇性文章。你只要知道,这个怪异的少年一直在不断尝试着新的东西就行了。而且的这些东西之间毫无联系,让你完全无法从中看出他到底是想干什么。你完全想不通,作为一个保送过来的学生,他为什么会浪费自己的那身本事去做些和计算机毫无相关的事;你完全想不通,他智力并不低,却挂科挂到了快要毕不了业的地步了;你完全想不通,为何大家都在忙着学习、把妹、兼职赚钱甚至是打游戏,他却依旧倔强地做着他的那些事情。你只能坐等下一件新奇的事情让你目瞪口呆,然后在你终于对他的事迹厌倦后草率的给他打上另类的标签。
可当你听到他藏在这一连串事情背后的动机后,你对他的迷惑就会突然的恍然大悟:
他想要当一个作家。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体验生活。
不知道你们在看到这样的解释后是怎样的感觉。反正当时就我而言,整个脑子都觉得奇妙极了。那些你完全看不清的现象,背后隐藏的道理居然是这么的简单明了。这个人做事这么不着边际,居然有着这么直接而高尚的理由。那种恍然大悟带来的清爽,以及对他坚持不懈的敬佩,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但这种感觉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在敬仰之情消逝之后,对这个人因同情而带来的无力感就会占据我的心头。为了他的梦想,他不思学业,不顾前程,甚至都没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好好的睡觉。每当想到他的这些东西,有点不寒而栗的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思考一个问题:他这么做值得吗?
或许,至少有一点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些尝试,他就绝对不会以一个怪人的形象出现在我的笔下。
(3)
好了,XRK的故事基本说完了,又到了评价和总结的环节了。但我其实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丝毫没有任何的能力和资格去评价他。在所有人的眼里,XRK绝对是一个失败的不能再失败的人了。不认真读书,勉勉强强混到了毕业。好不容易在上海找了一个工作,却因为心不在焉而被老板辞退。回了四川老家,工作仍旧是一副马马虎虎的样子。最可气的是,他仍旧是丝毫没有安定下来好好工作的意思。
但我却很难和传统的价值观达成一致。每每想到这个人的时候,我脑子里最先浮现的总会是毛姆在《刀锋》中写到的那个拉里。他们本身的能力不算太坏,身边的资源也并不匮乏。只要他们稍稍花点儿力气,就能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去生活。但他们却执着地选择了一条让你难以理解的道路。拉里去过了世界的很多地方,读了大量的书籍,认真学习了很多的宗教和哲学的思想。没有钱的时候,就靠着帮别人干苦力活来养活自己。但他坚决放弃任何稳定的工作,孜孜不倦的用“晃膀子”的方法来寻求人活着的意义。XRK呢,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事情,找一份工作也只是为了养活他的小说和梦想。
一旦思考到这个程度,我的内心就会是五味杂陈的。我们都有过稀奇古怪的不切实际的梦想,但一种莫名的力量总是在把我们朝着远离梦想的方向推动着。但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我们总是说不清楚。也正是这种力量的难以言表,才让我们觉得恐惧不已。我们随波逐流,丝毫不知道它会把我们挟裹到什么地方去。
但是XRK的存在,却让恐惧的你看到了一点希望。你会发现,原来有的人是无法被这种力量撼动的。他对那种遥不可及的东西的不停止的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前,是那么的耀眼。
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害怕了。我不知道XRK在看到我这篇日之后,他究竟会作何感想。我只希望他不会因为这篇日志而受到任何影响。因为不管是哪个方向的影响,都会让我的内心觉得阵阵不安。
但我还是忍不住想把他的故事说出来。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每个曾经有过梦想的人去看看。
每次在他和我聊天后,我对他的这种矛盾心理就会再次斗争一番。作为一个朋友,我希望他能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又想默默的支持他继续前进。对于这种和自己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的人,我真的不知道选择怎样的态度。
想起我之前问他的一句话:“你过这样的生活准备过到什么时候?”他和我回答大概会过到二十七八。我不知道他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会怎样。也许他真的会向这个现实社会妥协,和我们每个人一样,老老实实的工作、生活;也许他还是一次次不停的重建着自己的世界观,然后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迈进。我懒得做任何假设,因为那个带着一身书生气而想当作家的倔强身影会永远的在我脑海中定格。他用他单薄的身躯,带着惆怅、迷茫以及喝完红酒后常有的醉意,在我的心里书写了两个大字——青春。